大腸癌|排便習慣出現「3大改變」 醫生警示:恐是大腸癌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郭子豐

發布時間: 2024/09/03 19:01

最後更新: 2024/09/11 12:12

分享:

分享:

【大腸癌/癌症/血便/便秘/排便習慣/腸胃健康】據本港醫管局癌症統計數字顯示,本港2020年大腸癌新增個案共5,087宗,佔全年新增個案的14.9%,共有2,287宗死亡個案,佔比15.4%,為全港第2位常見致命癌症。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Facebook「健康多1點」指出,大腸癌主要有4大徵兆,而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往往都已不是初期癌症,故提醒大家要定期照腸,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。

最新影片:

大腸癌4大異常徵兆

陳榮堅指出,大腸癌主要由自身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所致,所以醫學界也認為不容易在最早期被發現,而臨床上大多數人都是出現異常症狀時才求診,最終確診大腸癌;醫生指出,當患上大腸癌時主要會有4大異常徵兆,提醒大家可以多留意以下4點:

  • 血便:屬於最常見的早期徵兆。醫生表示,如果每1至2年偶然有血便並無大礙,但如果每2至3天就有1次血便,且情況持續達1個月以上就請盡速就醫。
  • 胃脹:醫生表示,如果經常性無緣無故地有胃脹氣的感覺,也請盡快檢查大腸。
  • 排便習慣改變:醫生舉例,如果過往習慣每天排便1至2次,變成每2至3日才排便1次,並伴隨腹脹感,有機會是腫瘤阻塞腸道,請必須就醫檢查。
  • 糞便形狀改變:醫生解釋,正常健康的腸道和糞便都會呈柔軟質地,但若然腸道內長出腫瘤,柔軟的糞便在經過腸道是會被腫瘤「塑形」,變得比較硬和細。

陳榮堅補充,另外例如體重減輕、容易疲勞等都屬於較常見的徵兆,可作為輔助參考;但如果出現上述4種徵兆,務必要提高警覺,及早就醫檢查。

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

陳榮堅指出,目前醫學界針對腸道檢查會偏向使用大腸鏡檢查,其次為糞便潛血檢查;然而他會推薦大家選擇大腸鏡檢查,並指:

但可以想像有時你得癌症,你的黏膜並沒有在滲血,測(了)就會沒有,最好作法還是做大腸鏡檢查。

他建議大家,踏入50歲後就應考慮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;如果是有家族病史者,就算本身毫無症狀,也建議在40歲後進行大腸鏡檢查。醫生強調,癌症越早發現,治療方法就越簡單,如果等到後期症狀嚴重時才就醫,往往要付出更大治療代價。

同場加映:

癌症殺手|女子吃素數十年仍患大腸癌 專家點評2大素食地雷陷阱:誤以為健康

大腸癌7大症狀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 

12種食物預防大腸癌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